锐评|“黄牛”别砸了“陪诊师”的招牌
陪同看病、代人取药、代人问诊,近年来陪诊服务日渐红火。然而记者调查发现,该行业也出现了颇多乱象,除了服务内容模糊、收费标准混乱、质量良莠不齐外,还有一些机构或个人打着陪诊名义做起了“黄牛”。
年事已高或者人生地不熟,就医问诊的确有诸多不便。取号、分诊、缴费、检查、取药等流程繁琐,若有“陪诊师”相伴能省心不少。然而,种种糟心的乱象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口碑。如服务者的个人信息表述笼统,大量自荐帖子只有“性格温和”“做事耐心”等寥寥几语,用户最终体验如何等同“开盲盒”;再如收费随意,少则五六十,多则三五百,看似灵活机动,服务内容却无明确约束,有的人还挑客户,患者相当被动;更有甚者,声称“加钱可挂号”以行黄牛之实,或诱导患者到某某医院,颇有“拉客”之嫌。
作为新兴行业,“陪诊师”没有现成经验可循,难免冒出枝枝桠桠。有人建议考证,但是考“医疗陪诊顾问”还是“健康助理员”“医疗陪诊员”众说纷纭,一些社交平台发布的注意事项、服务协议等,也确实没有什么规范和标准。可见,目前市面上的供给虽然看着热闹,但还处于弱规范、弱监管的状态。
陪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“跑腿”。一方面,它所涉及的是医疗行业,有知识门槛,从业者必须储备相当的业务知识,了解一定的陪诊心理,才能做好医患之间的沟通桥梁;另一方面,医疗服务纠纷和后续问题相对复杂,患者和陪诊人员只有厘清彼此的权利义务,才能更好维护各自权益,形成良性互动。正因如此,这些年来,业界频频呼吁,相关部门尽快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和标准,构建职业陪诊企业认证与资质管理机制。特别是职业技能培训、服务收费标准、服务质量标准等核心内容,必须及时予以规范。在此基础上加强监管和整治,推动陪诊服务市场不断净化。
陪诊市场是一片蓝海。数据显示,当前我国已有超过1.3亿的“空巢老人”和超过1.25亿的跨省流动人口。让陪诊服务更加专业化、规范化,这份有温度的职业将创造更多机遇,造福更多人。